简直就是天下闻名。

其他人读史书的时候读史书,胤祝读史书的时候,与五哥一起讨论,关于《史记·》和《苟子》中描写的楚国刀剑的锻造过程,并且根据其刃锋象蜂刺特性,一致判断这不是铁,铁制品会过于柔软。

可是传承早已消失。

不过郭罗玛法已经在宫外为他们搜寻到两把据说上千年的宝剑,是楚地某一位富商收藏,说是祖上流传下来的。

但懂得人都懂。

富商家中顶多能追溯个三、五百年,这种千年宝剑很有可能来自于春秋战国的民间盗墓。

因涉及鬼神之事,每个朝代都会明文禁止此事,但总有人为了利益铤而冒险,战乱时候,盗墓更是猖獗。

扯回来,虽然炼钢出现那么早,但冶炼技术千年来进步却很有限,主要包括炒钢、炒铁渗碳、灌钢、百炼钢等几种。

胤祁现在能做的也很有限。

首先是帮助不同地区的铁矿石分析成分,很显然,不同地区的铁矿石需要不同的高炉,而不是现在的统一化生产,让刀剑的质量自由发长,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。

其次,钢的目标作用不同,对于强度锋利度要求不同,生产程序也大不一样。

再者,增加一个预处理的项目程序,举个例子,湘南某县大量出土的铁矿石需要先除当中的磷类等杂质。

然后才是对于炼钢高炉的设计与提高,温度与隔空环境的升级等。

……

工部的工匠们没多大的求知欲,但他们盛在懂事,几乎是说

什么做什么,一个个做事效率还很快。

胤祁对他们不能再满意了,还为自己和他们设计了防尘口罩与防毒面具等等,再加上安全常识科普课程。

胤祁不过随手做这些,但光是他的态度,已经让很多忙碌一辈子的工匠感激涕零,甚至有不少人下跪谢恩。

“……”

倒不必如此。

胤祁感受到了工匠的地位有多低,实际上工匠在之前还有“工籍”一词,这可不是什么好词,与乐籍、艺籍一样,还是康熙在机械时钟出现那一年废除这种不人道的制度。

自此过后,工匠们的工作氛围也不一样,还有老工匠给出一些非常有效的建议,他把为他们请功

章节目录